针织原料的研究与产品开发_纺织工程.rar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4-12-19
  • 论文字数:21117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论文模板 > 论文选题 >
  • 课题来源:(゛陌上花开)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色纺纱在棉纺行业中具有的优势及色纺纱的用途和分类.并简单阐述色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通过实验,对纯棉,涤棉,纯莫代尔的三种色纺纱纱线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把所测的结果与普通纱线相比,得出色纺纱与普通纱线相比,纱线断裂强力下降10%,纱线条干均与度下降10%,纱线毛羽明显增多,纱线捻度增加3%~5%捻.根据实验结论和色纺纱颜色方面的问题,对纺纱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其达到针织用纱的要求.本文还运用赛络纺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色纺纱线——赛络纺AB色纺纱线.并根据色纺纱的不足,对大圆机的工艺进行调整,设计出合理的织造工艺.成功的织造出色纺纱面料.本文最后对色纺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针织;色纺纱;赛络纺;AB纱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

1.2色纺纱定义-1

1.3 色纺纱的用途及分类-1

1.3.1 纯棉精梳混色纱-1

1.3.2 纯棉半精梳色纺纱-1

1.3.3 T/C (棉含量低于涤纶的涤棉纱)与C.V.C (棉含量高于涤纶的涤棉纱)色纺纱-1

1.3.4 特种纤维精梳混色纱-1

1.3.5 纯化纤色纺纱-2

1.3.6 多组分化纤彩色纱-2

1.4 色纺纱的优势-2

1.5 色纺纱国内外差距-3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3

第2章 色纺纱工艺流程-5

2.1 散纤维染色-5

2.1.1 散纤维染色流程-5

2.1.1.1 装笼-5

2.1.1.2 染色-5

2.1.1.3 脱水-5

2.1.1.4 烘干-5

2.1.1.5 打包-5

2.1.2 染色原棉的质量要求-5

2.2 配棉-6

2.2.1 配棉概述-6

2.2.2色纺纱的配棉方法-6

2.2.3 配棉中存在的问题-6

2.3 清花-6

2.3.1 清花概述-6

2.3.2 清花工艺流程及设备参数-7

2.3.3 色纺纱对清花工艺的要求-7

2.4 梳棉-7

2.4.1 梳棉概述-7

2.4.2 梳棉工艺过程-8

2.4.3 色纺纱对梳棉工艺的要求-9

2.5 并条-9

2.5.1 并条概述-9

2.5.2 并条工艺流程-10

2.5.3 色纺纱对并条工艺的要求-10

2.6 粗纱-11

2.6.1 粗纱概述-11

2.6.2 粗纱工艺流程-11

2.6.3 色纺纱对粗纱工艺的要求-11

2.7 细纱-12

2.7.1 细纱概述-12

2.7.2 细纱工艺流程-12

2.7.3 色纺纱对细纱工艺的要求-12

第3章 实验部分(色纺纱性能测试)-15

3.1 实验仪器-15

3.2 实验仪器的技术参数-15

3.3 实验地点-15

3.4 实验方法-15

3.5 实验参数设定-16

3.6 实验结果-16

3.6.1 H165RZE 麻灰 40S(14.8tex) 100%C(棉)-16

3.6.2 H3C31279 蓝色 40S/1(14.8tex) 60%C(棉)40%T(涤纶)-18

3.6.3 HMC42935 蓝色 40S/1(14.8tex) 100%Modal(莫代尔)-20

3.7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22

3.7.1 实验结果分析-22

3.7.2 实验结果讨论-23

第4章 色纺纱流程优化-25

4.1 色纺纱颜色方面-25

4.1.1 同一品种色差-25

4.1.2 纱线颜色不匀-25

4.1.3 色纺纱疵点-25

4.2 色纺纱强力方面-26

4.3 色纺纱毛羽方面-26

第5章 色纺纱新品种开发-29

5.1 赛络纺AB色纺纱介绍-29

5.2 赛络纺AB色纺纱的生产原理及生产工艺-29

5.2.1 生产原理-29

5.2.2 主要工艺流程-29

5.2.3 主要工艺参数-29

5.3 赛络纺AB色纺纱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0

5.4 赛络纺AB色纺纱试织-30

5.4.1 色纺纱织造工艺-30

5.4.2 试织-31

5.4.2.1 实验设备及参数-31

5.4.2.2 织造地点-31

5.4.2.2 织针与三角排列图-31

5.4.2.3 织物的外观效应-31

第6章 结论与展望-33

6.1 结论-33

6.2 不足与展望-33

6.2.1 色纺纱的不足-33

6.2.2 展望-33

参考文献-35

致  谢-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