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新闻)

当前栏目:论文提纲 更新时间:2018-11-29 责任编辑:秩名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新闻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视化不可避免。“数据新闻可视化”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一种更加直观灵活的新闻呈现方式,是针对新闻报道叙事方式的全新尝试和突破,为当代新闻报道模式注入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分析数据新闻可视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新闻适应新时期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新闻转型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big data, the press is filled with every aspect of people's lives, visualization is inevitable. "Data visualization"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arge data in a more intuitive and flexible way to news, which is based on news stories and narrative way of new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injected fresh blood into the contemporary news report mode. By analyzing the data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oviding data visualization problem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 for press fit in transformation of new ideas.

Keywords: Big data; Data news; Data visualization; Transition news

 

一、大数据与数据新闻可视化

2012年,“大数据”一词强势进入公众视野,标志着数据新闻时代的来临。但是,数据天生的枯燥无味,深奥难懂,常常会拒读者于千里之外,因此数据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常常遇到阻碍。为此,一些媒体开始尝试将数据新闻进行可视化运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并在业界迅速推开。目前,数据新闻可视化已成为许多媒体人的独门绝技,也成为广大受众获取新闻的新窗口,新闻报道的新趋势,用大潮来袭形容数据新闻可视化实不为过。虽然关于可视化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中,但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欠缺,处于理论追逐实践的阶段,新兴模式如何生存的问题掀起了学界一轮又一轮的思考与讨论。从学术的角度思考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能帮助业内人士梳理已有的实践成果,也能为新技术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保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具象化表达是可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融入了由海量信息堆砌而成的信息王国,他们需要不断汲取并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难免会疲于应对,迷失自我。同等情况下,人类大脑在某一刻捕捉到的视觉细节要比人们惯常认为的多得多[ 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现代传播,2014.(03) ]。新闻数据可视化就是利用这一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类视觉感官,运用形状、色彩、粗细、长短、大小等看得见的元素,使原本抽象繁杂的数据完成某种意义上的具象化表达,将说不清的数据、概念等用图像的形式传递出来。这么做的优势在于,记者将难以表达的信息梳理整合后提供给受众,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信息的方方面面,并且简单易懂,可以使有限的信息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用,完成信息的高效传递,这就是当前新闻数据可视化的核心竞争力。

2.现代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可视化呈现方式

可视化新闻报道其实早已存在,过去报刊上经常使用的柱状图、扇形图、表格、交通地图等都是早期的可视化新闻呈现方式。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变革日新月异,人们渐渐意识到扇形图只能表现一个维度的信息量,柱状图和表格也只能表现X、Y轴两个方向的二维信息,早期那种简单的可视化新闻承载的信息量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受众对数据的需求,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亟待创新。随着业界不断摸索,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表现方式渐渐丰富起来,也逐渐划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静态数据最为常见,并且活跃在各种媒体报道中,而动态数据可视化新闻只能依附于高科技电子设备。这种动静分法其实相当模糊,静态的数据新闻可以通过特技动态化,动态中的数据新闻只要暂停就能转变为静态。目前常见的新闻可视化呈现方式有三种:可查询的交互地图、动态图表、信息图。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挫折和机遇并存的过程,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至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放大可视化优势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削弱其负面影响成为讨论的焦点。笔者认为要从社会大环境出发,深入挖掘数据新闻可视化背后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促进新闻数据可视化良性发展。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契机

数据是信息世界的货币,从现阶段发展来看,中国不会在短时间内放弃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探索和实践,国际新闻界也在可视化道路上不断努力。事物发展遵循着一定原则和规律,可视化报道在实践中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浴火重生,生命力更加顽强,说明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时代的召唤。数据可视化的出现,迎合了现代人没时间看电视,单看文字报道又枯燥无味的现实状况,为传统新闻报道开辟了全新道路。

1.数据新闻可视化弥补了客观报道的叙事空白

社会错综复杂,民意众口难调,目前新闻界遇到的情况比20年、10年甚至3年前更加复杂,当代新闻报道面临着说不清事实的尴尬局面。记者虽然被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专才,但是总有知识盲点,难免说多错多,造成报道失实;报道和故事混为一谈,煽情主义再次抬头;叙事无力、要素模糊等行业中的不规范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给新闻界带来致命创伤,蚕食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最客观、最真实的信息永远来源于可靠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新闻记者可以减少文字的组织和感情输出,有一说一。用核实的数据说话,不仅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速度和力度,也可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以南京最近发生的扬子石化厂爆炸事件为例,下面是一则来自搜狐新闻的报道:“记者在厂区周边楼层看到,不少窗户的玻璃已经被爆炸产生的气流震碎。网络上也有附近居民上传自家窗户被震碎的照片。扬子石化方面表示愿意对此进行相应赔偿。扬子石化新闻发言人孙平说:我们有个安全隔离带区,从目前来讲没有收到这方面投诉的信息(指玻璃震碎),我们还不掌握这方面的情况。”[搜狐新闻:南京化工厂发生爆炸 官方通报未对周边产生影响http://news.sohu.com/20150421/n411638113.shtml]这则新闻并没有配图,首先我们没有看到相关气流影响的范围,其次没有看到周围居民上传玻璃震碎的照片,最后无从得知居民到底能不能获得相应赔偿,总体来说这篇报道略显苍白。

如果将地图融入这则新闻报道,用不同颜色圈出不同程度的污染区域,受众就能清楚地知晓爆炸波及的地区范围。不仅如此,在地图上点击一个特定区域,就能获知网友上传的该地房屋的受损情况。这种功能可以将同一地区线上线下的市民联合起来,也将图片证据提供给当地部门,有利于部门沟通市民,解决了单纯文字报道的不足。需要获得赔偿的居民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受损照片,方便当地居委会记录赔偿信息,也简化了居委会联系市民的部分程序。如(图一)所示:

 

(图一)[ 该图由笔者制作]

以上两种报道方式,叙述的都是事实,但前者用文字的弹性削弱了新闻的真实性,后者针对空间位置的变化将新闻制作成精确的数据地图,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这就是新闻数据可视化带来的“优化叙事”效益。以上两种报道的转变完成了传统报道向数据新闻报道,最后达到可视化报道的转型。

2.数据新闻可视化革新了新闻报道的传统模式

人类解读图形的能力是众多本能中较早开始发育的谋生能力,孩子咿呀学语时,大人会先拿出一两本图画集进行启蒙。数据新闻可视化充分激发了人类的先天能力,改变了传统媒体以文字叙事为主的固定模式,让报道更加美观大方、通俗易懂,充满理性美、深度美。一张报纸上如果全是文字,受众或许会产生抗拒心理。如果加上图形和色彩的巧妙搭配,将图像融入新闻,这就能平衡受众阅读的容忍度和饱和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信息图是目前数据新闻可视化尝试的发展方向之一,它以简洁明了著称,用色彩、数量、粗细等让人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解释一些复杂的信息,告别枯燥的纯文字输出,弱化受众获取数据的障碍,受众可以用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理解数据,挖掘数据阅读的乐趣(图三)。

 

(图三)[ http://data.163.com/15/0302/07/AJMDIJOE00014MTN.html 网易数独:教育支出两万亿 多少发到你手里]

该图是一则针对教育支出的新闻,不同于一般纯数字的报道方式,这则新闻从圆圈的数量、颜色进行比较。形状往往比数字更能产生冲击力,也更能让人抓住其中的规律并预测未来的趋势。这种运用使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减少了数据输入的障碍,即使文化层次较低的受众也能较好地解读,是目前业界运用最多的数据可视化报道呈现方式。

3.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可以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

受众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渐渐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看新闻只理解字面义,不做深层思考,数据处理能力薄弱,只能接受快餐式传播,并且在一个个“微博段子”中忘乎所以。但是新闻报道不是微博的那些或搞笑或新奇的段子,新闻需要人沉下心来思考、联想。现阶段的数据新闻报道需要努力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猎取,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信息。这种个性化索取的模式剔除了没必要的信息,让受众带着兴趣寻找数据,迎合了现代网民的阅读方式。不仅如此,数据新闻可视化后相当美观,大大减轻了受众的阅读压力,变“浅”阅读为“轻”阅读,最终培养受众养成阅读数据的习惯。

2011年8月,英国伦敦暴乱事件震惊全球,英国国内所有新闻媒体无一不将目光聚焦在这次的动乱事件报道上。《解读骚乱》是这一时期英国《卫报》网站推出的一系列报道,历史上较早的可视化新闻诞生于此。该专栏创造性地引进了时间轴的概念,将一段时间内某地在不同时刻发生的骚乱整理在一张图表上。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一段时间内某地发生暴乱的频率(图三)。与知晓一次暴乱发生的具体信息相比,受众更想在整合数据之后获得某种规律。这类图表因其叙事高效、操作简单、定制方便,获得受众的广泛青睐,是网络数据新闻可视化标志性的突破。

www.EEELW.COM

(图三)[ The Guardian & LSE. Reading the riots: Investigating England’s Summer of Disorder-full Report.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11, from http://www.guardian.co.uk/uk/interactive/2011/dec/14/]

数据新闻可视化不仅可以培养受众接收数据的习惯,也能培养受众提供数据的习惯。数据新闻来源于公开事务,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达到服务受众的目的。可视化的处理手法更加人性化,互动性更强,可以发觉受众更多潜在的“兴趣点”,让参与变得简单有趣。每个受众都可以提供数据,每个受众都成为一个数据源,这样就能保证数据的源源不断。数据可视化让用户乐意提供信息,这么做既拓宽了新闻来源,又增加用户活跃,有助于网络打造特色整合的数据平台。

4.数据新闻可视化有利于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层角度

孤立的数据有时不能被一般受众所充分理解,只有通过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或数据的动态变化过程才能发挥最大意义,从而预测其他的可能性,挖掘更多新鲜的主题。举个例子,A、B两个数据,如果二者毫无关联,这就是两个单纯的数据;如果彼此产生了某种联系,就产生了第三个数据AB,继而得到第四个数据BA。在实际操作上,如果建立一个二维坐标图,横轴纵轴分别代表不同的变量,图上的每一个点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含义。单看一个点,我们仅仅知晓一个信息。如果这个点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得到了第二个点的信息,同时获取第三个信息——点到点的运动轨迹。如果这个运动轨迹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在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的同时,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让跨越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报道有新的角度[ 徐琦,宋祺灵.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实践探析 以央视新闻为例.新闻界,2014.(14)],增加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数据新闻可视化打破了传统新闻的一次性使用论,变“一次性”使用为多次匹配使用,即数据不是一次性用完就没有价值了,而是只要有可匹配的其他数据,这个数据在组合过后便会有全新的价值,这种做法开拓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让数据有用武之地。

国内财新网子栏目“风雨中概股”就是一幅针对概念股而设计的优质动态图表(图二)。这种变动过程相较于单纯的文字叙述,能更加直观地表明中国近年股市的变化。图中气泡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会根据你点击的年月做出相应升降、大小等变化,并且极富动态美。动态数据的优势在于,受众能立刻知道哪里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

 

(图二)[ http://special.caixin.com/2013/zgg/index.html 财新网风雨中概股专栏]

对于有财经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士来说,图二这种类型的图表不难理解,但对于门外汉来说,只是单纯地看到了一些颜色、大小不同的圈层,并不能捕捉到财经方面的变动或发展趋势。动态图表运用动画效果,在过程中解释事件发生的始终,其初衷是帮助人们理解变动,但又很可能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专业人士嚼之无味,非专业人士不明所以。所以研究这类问题的同时不仅要看到发展的契机,还需要分析遇到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