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和嫉妒(小学生心理)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0 责任编辑:秩名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2]。”

马斯的定义:嫉妒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3]。

在汉语里,妒忌和嫉妒是可以通用的,它们的意义没有区别。实际上,上面的《广辞苑》和《心理学大辞典》中说的嫉妒,是envy——妒忌,而马斯对于嫉妒的定义确是jealousy——嫉妒。

在英文中的和妒忌(Envy)和嫉妒(jealousy)常常让人混用,对于嫉妒的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明确了嫉妒与妒忌的区别。嫉妒必须发生在人际关系情景中,嫉妒这个术语涉及到第三者,即便是这个第三者也许只是存在于嫉妒者的想象之中。而妒忌发生在一个人缺乏另一个人所拥有的高人一等的能力、成就或者某件物品时的情绪体验,是针对别人的一种优越性的厌恶性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一种想拥有这种优越性而且在极端的情形下还会毁灭这种优越性的愿望[4]。在许多情况下,嫉妒比妒忌反应更强烈,嫉妒的反应中包含了一种妒忌的成分。嫉妒的特征是恐惧丧失、不信任、焦虑以及愤怒,妒忌的特征是自卑、渴望、怨恨和情感的否决,妒忌是在社会互动中,和他人进行比较而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2国外的妒忌心理的研究现状

妒忌是文学作品的常客,也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长期关注的领域。在妒忌(Envy)研究的长河中,现象描述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科学研究却相对滞后。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真正从科学的、实证的角度研究妒忌,首当其冲的是心理学家。很长的过去,很短的历史。    

Montaldi编制的价值观调查量表(Survey of Values Scale),通过对与信念或图式相关题目的评定,以更为间接的方式测量妒忌。量表包括地位、智力、金钱、身体外表吸引力等多个维度,并且集中在Montaldi认为与妒忌有关的图式上,这些图式涉及零和信念、均等信念、贬损信念、不放弃信念、因果错觉信念、想象改善信念和悲观信念。价值观调查量表通过采用与个体的信念和图式有关的项目,从内隐的角度,以间接的方式测量妒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被试考虑到社会赞许性而不愿承认妒忌感的直接的自我报告测量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真实可靠地测量了被试意识到和没意识到的妒忌感。初步的研究表明,价值观调查量表测量到了具有较高表面效度的量表所不能测量的妒忌[10]。

在社会比较中,人们往往妒忌与其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人。人们关注具有共同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比较相关特征的个体,并受与他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影响。

Salovey和Rodin在研究中,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测试他们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中未来的职业前景。这一研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相似性在妒忌产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1]。

Schaubroeck等 及Dijk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相似性在有效预测妒忌中的重要作用。

 

Mackie等人在研究中结果表明,相对于强内群组,由于地位自卑感而产生妒忌心理的弱内群组报告了较强的对外群体的焦虑、担忧、恐惧等消极情绪,并伴随了一定程度的否定、对抗、反对、敌对的行为倾向[16]。

Leach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幸灾乐祸是妒忌的敌意本质的表现之一 。因此,妒忌影响了群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3国内的妒忌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问卷测量为主,如王晓钧(2001,2001)的系列研究中,引入了不同类型的嫉妒量表,并对这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综合的验证。他(2002)在探讨嫉妒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这四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胡芸等(2005)关于嫉妒与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嫉妒与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他们认为提高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效能可以减弱嫉妒的消极心理影响。

此外,一些研究者开始侧重妒忌(嫉妒)内隐性的探讨。如,欧阳文珍(2000))通过“快答”和“慢答”两种方法来考察嫉妒心理的内隐性,由此证明嫉妒心理的产生不为主体所觉察,具有明显的内隐性;

周成军和杨治良(2007)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通过两个实验性:理论与实验来证明间接测量的嫉妒在程度上高于直接测量;

杨丽娴和张锦坤(2008)通过外显口语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探讨了社会比较中被试面对不同群体(相似群体和优秀群体)时不同感受,结果发现外显报告中被试对于两个群体的评价没有差异,但在内隐层面上却出现了内隐效应,即对相似群体比优秀群体报告更为消极的评价。上述这些研究虽然都还是处于探讨阶段,但是对于妒忌进一步开展特别是无意识层面的研究无疑提供了初步的佐证[17]。

目前国内有关妒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缺乏对妒忌的系统论述,还未真正形成理论模型及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测量工具。

4总结与展望

首先,妒忌通常是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以往的研究都是在外显测量中进行的。然而,人们往往否认妒忌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内隐表现。同时,社会比较常常自动发生,一种内隐的心理过程。从测量上来说,也渐渐倾向从直接测量转向间接测量。因此,从内隐的社会认知和动机的观点考虑,对妒忌进行更深层次的考查,以获得全面完整的认识,将是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

其次,妒忌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和改善,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如何预防妒忌的产生,如何应对它的有害影响并减至最低意义重大。因此,从认知、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妒忌的应对策略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课题。  

最后,在国内,关于妒忌的实证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尽管有一些学者做了不少探索并引进了一些外国问卷,但是关于妒忌的本土化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妒忌与嫉妒之间的差异以及妒忌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得到清的说明。 并且,还没有真正中国化的妒忌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