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0 责任编辑:秩名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迁移尤其是人口的城乡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空前频繁。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在流动人口中,“进城的农民工”把自己的未成年子女也带进了城市,我们把这部分在城市中无正式户口而暂时留住人员的子女或打工者的“第二代”,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达四月以上的未成年人,称为流动儿童。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流动儿童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达到1400万人,形成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这些儿童的成长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流动儿童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他们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其他问题而言,不仅涉及范围广,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而且涉及程度深,包括流动儿童生存需求、情感满足、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基于环境支持视角分析,流动儿童身处无序化的家庭生活、边缘化的学校教育、污名化的社会境遇等构成的城市“非融合”状态,生存于对环境支持功能性独特需求与环境支持结构性稀缺供给形成的张力之中。

周皓、章宁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发现,从总体来说流动儿童群体内部的整合较好,但流动儿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整合程度并不十分理想。所以我希望通过环境支持视角分析,能够揭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障碍因素,而且能够发掘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独特需求,进而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提出全面、合理的建议。

本人出于研究对象的性质考虑,选取身份认同这一因素进行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身份包含“角色”的意义,只有当个体的外部标准和角色确认完全一致时,我们才能认为自我身份认同具有同一性。目前,国内外对流动儿童社会化方面有相当的研究,但单独研究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身份认同”却很少。

中央民族大学雷有光对一所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公立学校的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家乡的生活习俗,但对父母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不满,迫切要求改变生存环境。他们不同程度地认同城市生活,但却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外来人口的身份使他们不能完全被城市接纳。在城市中的边缘地位加强了他们心理的不适应,也对他们与城市同伴群体交往和认识产生了消极影响,更对其自我社会地位的认知产生了负面作用。调查显示,75%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他们的身份认同状况不佳,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大部分原因还在于环境支持体系不足。

因此,针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与其身份认同的相关性研究,不但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而且还能对社会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促其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意见建议。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问题提出:当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与其身份认同的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携带妻子儿女进城务工。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常常被视为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城市部分个体对他们的歧视,加上他们受到的家庭、学校教育相对落后,自身与城市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便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环境支持、身份认同等

本人归纳各学者的观点,认为所谓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中无正式户口而暂时留住人员的子女或打工者的“第二代”,他们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达四月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我国在现今时期出现的一群特殊儿童。

(3)简述国内外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环境支持、身份认同研究的成果

(4)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体系,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及其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5)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处境不利的对策

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

杜绝社会歧视现象;

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及加强与儿童的交流,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社会应从各方面加强教育,帮助流动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调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的现状,包括对家庭,学校,社区等因素的研究分析。

(2)调查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现状;

(3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体系,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及其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4)提出一些能有效改善流动儿童现今环境支持体系和身份认同的现状的可行性方法与措施,以期能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与反思,切实加强流动儿童的社会保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求证理论的研究思想,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的内容,需要搜集有关的研究成果,了解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环境支持体系以及身份认同的新进展,获取研究导向资料,并进行补充完善的分析。

2、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温州地区某小学的部分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调查问卷、肖水源编写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所得数据结果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主要使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

3、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还采用访谈法,针对样本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名学生进行访谈,包括对其父母,任课教师,同伴及其自身进行访谈。

(二)技术路线:

首先,大量查阅文献,主要在期刊网、硕博论文数据库上查阅有关身份认同、社会融入,环境支持体系等相关中外论文,内容多为身份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观点、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在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方面的研究很少。查找关于儿童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专著书籍,在网上查找国内外关于身份认同的社会学观点,其他有关环境支持相关研究的文献。

其次,采用自编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调查问卷和肖水源编写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了解温州地区部分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其社会环境支持体系之间的相关性。

再次,将调查结果的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最后,编辑成文,并结合研究结果讨论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现今身份认同的现状,更好地创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