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的论文(认知)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08 责任编辑:秩名

 本次调查对象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32.7%,大学学历占57.0%,研究生及以上人群占11.7%。本次调查女性人群中高学历偏多,在具有大学学历及以上的人群中女性占到了55.3%,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女性占到了57.8%,详情见表2。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1500—3000元/月收入人群,其次是3000—5000元/月收入人群,参见图1,图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我国颁布以来,已经整整2年,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偏低,听过,但不了解和没有听说过的人占到了53%,了解一些人群占43%。《食品安全法》涉及了关于有关食品的监管机制,相关检测物质含量水平的控制,以及有关部门对于各类食品的监管职责,见图4。就本次调查的结果可见,真正了解该法案的人群少之又少,就没有办法去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普及相关法规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能被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消费者,消费者缺乏对相关食品的安全信息。

为了保证自己购买的食品具有一定保障,消费者一般通过从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占77%)、买价格高的产品(48%)来提高自己所购买的食品安全保障。相对以往的调查,由于大品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消费者对知名厂家不再信赖。认为购买知名厂家的产品能有安全保障的人群所占比例偏低,仅排序为倒数第二位,消费者也不再听从媒体宣传,见图5。本次调查结果可能局限于调查对象的收入、学历和职业等原因,正规场所的支付意愿更高,价格成为衡量产品质量的一种标准,消费者有强烈的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在媒体广告的宣传下,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食品安全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注的信息依次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品牌、生产厂家及厂址>价格>食品安全标志 >成分或者配料表>外观>贮存条件。82%的人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50%的人关注品牌、生产厂家及厂址,47%的人关注价格。不足30%的关注食品安全标注和成分,仅有16%消费者会关注储存条件,见图6。消费者之所以更关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食品变质是食品面临的问题;二是信息辨识度高,符合消费者日常的购物习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品牌效应和价格,有自身固有或者附加的竞争优势。此外,安全标识、成分配料、外观、储存条件的关注度明显偏低,说明北京居民的食品消费习惯在于短时间食用,忽略了食品的营养配比和安全性的考虑,这可能与当前的生活节奏有着密切关系。

 

按满分100分计,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打分分布如图4,有19%的调查对象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打分在80分以上,有29%的调查对象给当前食品安全打分在60分以下。在给予当前打分不及格的消费者中,女性占很大比例,超过了60%。如果按照把打分按照及格和不及格划分(即60分以下判为不及格,60分及以上按及格计算),则发现女性给当前食品安全打分不及格的比例是男性的1.14倍(1.01-1.21),见图7。本次调查的结果,相对于国家所公布的食品安全的数据与调查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这种现象可能与人群调查范围有关,就所反映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消费者主要的食品的质量情况评价

最不放心的食品为熟食和儿童食品。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消费者认为熟食最不放心,儿童食品不放心的比例也高达到42%,选择放心的人群比例仅为13%。较为放心的食品为水果和米面油类食品,选择放心的比例不高,分别为38%和35%,见图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媒体的宣传以及居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不同区域有不同消费水平的人群,消费习惯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食品已经成为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这和目前处于生育年龄的夫妇的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