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与政策研究_土木工程.rar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4-12-16
  • 论文字数:30921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毕业设计 > 施工组织设计 >
  • 课题来源:(阿里夫人)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 要: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的大规模建设工程,大量运用了预制装配式的工业化营建技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住宅工业化,但同时还不可避免的会牵涉到住宅产业化这一问题。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给出如何发展住宅工业化的一些建议,尤其在于如何做到住宅多样化的问题上。

具体来说,文章在开端介绍并明确了我们应该以SI思想,也即支撑体、填充体分离的思想去开展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工作。在讨论取得了前期由国家主导,并以预制混凝土结构为重点发展的结构体系后,着重讨论了部品体系的运用以及大规模定制与BIM技术的运用,以期可以大力促进住宅的多样化发展,满足普通民众的个性需求。在介绍了住宅产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有机组合这一思想后,给出了模块化部品、促进通用体系发展、开放的网络化部品平台这些建议。同时,还涉及了目前部品发展的重点问题,也即模数问题。随后,文章在部品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大规模定制中引用BIM技术和PIP系统的可能性。最后,文章简要叙述分析了目前我国推出的全国性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

关键词: 住宅工业化、部品、大规模定制、BIM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什么是住宅工业化?-1

1.1 并不遥远的住宅工业化——我国的早期实践-1

1.2 住宅工业化的基本概念-1

1.2.1住宅工业化的定义-1

1.2.2住宅产业化的定义-1

1.2.3区别-2

1.3 住宅工业化的基本思想——开放建筑&SI-2

1.3.1开放建筑-2

1.3.2 SI理念-3

1.4 工业化住宅的优点-4

1.5 总结-4

第2章 从国外住宅工业化发展看我国现况-6

2.1 日本早期的经历-6

2.2新加坡的尝试-7

2.3 我国的住宅工业化现状-8

2.3.1我国目前住宅产业的问题-8

2.3.2一点小建议-8

2.3.3住宅工业化是问题的解决之道-8

第3章 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10

3.1 我国在80年代-90年代的停滞——兼论大板体系-10

3.2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10

3.3 钢结构体系-11

3.4 木结构体系-12

3.5 结论-13

第4章 部品与多样化-14

4.1 工业化住宅与单调性偏见-14

4.1.1马赛公寓-14

4.1.2 Mass Housing-15

4.1.3 歧路-15

4.2 建筑业与制造业-15

4.2.1两者的区别-15

4.2.2住宅的特质-16

4.3 模块与部品-16

4.3.1模块的概念-16

4.3.2由开放建筑的划分-17

4.3.3由专用体系到通用体系-17

4.3.4部品的概念-17

4.3.5部品的划分-18

4.3.6部品发展的要义-18

4.4 日本的部品制度-19

4.4.1公团与KJ部品-19

4.4.2 BL部品-19

4.5 我国部品的发展及展望-19

4.5.1总论-19

4.5.2政府层面的进展-19

4.5.3企业层面的进展-20

4.5.4展望与发展之道-21

4.6 补充——关于模数-21

4.6.2我国的模数发展-23

4.6.3模数体系存在的问题-23

第5章 BIM下的大规模定制与多样化-24

5.1大规模定制的概念-24

5.1.1采用大规模定制的意义-24

5.1.2大规模定制的定义-24

5.1.3大规模定制的具体方法-24

5.2 住宅的大规模定制-25

5.2.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25

5.2.2从模块化部品到大规模定制-25

5.3 BIM-26

5.3.1 BIM的基础知识和简短历史-26

5.3.2什么是BIM?-26

5.3.3 BIM的应用与优势-27

5.4 住宅大规模定制中BIM的运用-28

5.4.1 BIM适合于住宅大规模定制——由PIP引出的分析-28

5.4.2 BIM在大规模定制中的运用-29

第6章 政府在住宅工业化中的作用-31

6.1 住宅工业化中政府的职能-31

6.2 已开展的全国性的工作-31

6.2.1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31

6.2.2 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31

6.3 已开展的地方性的工作-32

6.3.1北京-32

6.3.2上海-33

6.3.3沈阳-33

6.4 问题与应对-33

参考文献-35

致  谢-36